跳到主要内容

攝大乘論 因明

三三、 大乘莊嚴經論

十三卷,二十四品,十萬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五八九—六六一)。無著菩薩造。唐· 天竺三藏波羅頗密多羅譯。

緣起品第一

成宗品第二 以八因成立大乘真是佛説。

皈依品第三 明大乘皈依,有四種大義:一切徧義,勇猛義,得果義,不及義。

種性品第四 明種性有九種差别:有體、最勝、自性、相貌、品類、過惡、功德、金譬、寶譬。九義各有四種差别。

發心品第五 明發心有四種大:勇猛大、方便大、利益大、出離大。有四種差别:信行發心,浄依發心,報得發心,無障發心。以大悲爲根;以利物爲依止;以大乘法爲所信;以種智爲所緣,爲求彼故。以勝欲爲所乘,欲無上乘故。以大護爲所住,住菩薩戒故。以受障爲難,起異乘心故。以增善爲功德,以福智爲自性,以習諸度爲出離,以地滿爲究竟。

二利品第六

真實品第七 明第一義相。

神通品第八 成熟品第九

菩提品第十 明得一切種智。

明信品第十一 明信差别有十三種。

述求品第十二 弘法品第十三 隨修品第十四 教授品第十五

業伴品第十六 明菩薩起業,以方便爲伴。

度攝品第十七 明六波羅密十義:制數、顯相、次第、釋名、修習、差别、攝行、治障、功德、互顯。及明四攝行。

供養品第十八 親近品第十九

梵住品第二十 明慈悲喜捨。

覺分品第二十一 功德品第二十二 行住品第二十三 敬佛品第二十四

三四、 攝大乘論本

三卷,十一分,二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一三二—一五二)。無著菩薩造。唐· 三藏法師玄奘譯。

總標綱要分第一 標十相殊勝殊勝語。

所知依分第二 明阿賴耶識及意。

所知相分第三 明三性相:依他起相,徧計所執相,圓成實相。

入所知相分第四 明三種練磨其心,及四尋思,四如實徧智。

彼入因果分第五 明六波羅密多。

彼修差别分第六 明善薩極喜等十地。

增上戒學分第七 明三聚戒。

增上心學分第八 明六種差别:所緣,種種,對治,堪能,引發,作業。

增上慧學分第九 明無分别智離五種相。

果斷分第十 明轉依有六種。

彼果智分第十一 明佛三身。

異譯二種

⑴【 攝大乘論】

二卷,二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九七—一一二)。元魏· 天竺沙門佛陀扇多,於洛陽譯。與上本同,而不分品。

⑵【攝大乘論】

三卷,二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一一三—一三二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亦與上本同,而分十品。

依止勝相品第一 又分四品;衆名品,相品,引證品,差别品。

應知勝相品第二 應知入勝相品第三 入因果勝相品第四 入因果修差别勝相品第五 依戒學勝相品第六 依心學勝相品第七 依慧學勝相品第八 學果寂滅勝相品第九 智差别勝相品第十

註釋五種

①【 攝大乘論釋】

十卷,八萬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三二一—三七九)。世親菩薩造。釋前論本。

唐· 三藏法師玄奘譯。此釋,異譯有二種:

㈠ 【攝大乘論釋】

十五卷,十五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一五二—二七○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㈡ 【攝大乘論釋論】

十卷,七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二七一—三二○)。隋· 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譯。

——以上二種,並同奘公譯本。

②【 攝大乘論釋】

十卷,九萬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三八○—四四九)。無性菩薩造。釋無著論本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 ——以上,攝論印度註釋竟。

攝大乘論,是唯識學中,扼要而最有價值者;爲治唯識學者所必須研究之聖典。本論,有三種譯本,文義大致相同。釋論,有世親、無性二大士釋。而世親釋,亦有三種譯本。從世親、無性二釋所依之本論觀之,似有出入;攝論在印土,或已有不同之本?若就世親釋之三種譯本比較其内容,則不同之處頗多。以文字比較,則真諦譯本最多,其内容,頗似糅合無性釋而譯成者。在兩種釋論中,當以世親釋,較能闡明無著之本意。以故,習攝論者,本論,當以奘公譯本爲主;釋論,亦當以世親釋、奘公譯本爲主;而參考無性釋。閲印順論師攝論講記可知。

近人之註釋,有下列三種:

③【 攝大乘論初分講義】

一九二五年,太虚大師講于北平佛教藏文學院。法尊法師記。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十五册。

釋奘公講本之上卷——即初二分。

④【 攝大乘論講記】

印順論師講。演培法師等記。見妙雲集。(筆者係閲一九四七年正聞學社出版本,上下兩册。)

依世親釋,通無著論;間取中邊、莊嚴、爲之證。

⑤【攝大乘論疏】

王恩洋居士著。上海佛學書局版。上下兩册。

此論能攝大乘要義,故名攝大乘論。世親是菩薩親弟,菩薩首授此論令其作釋。後有無性,又别作釋。兩釋精深,各饒理趣。並論本文,玄奘三藏所譯。今根據二釋,間附己意,敬爲此疏,以便初學艱文義者,庶易悟入,得大饒益;兼令正法昭於世間、久住弗替也。

——攝論註釋竟。

三五、 辯中邊論頌

一卷,七品,二二六○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四七七—四七九)。彌勒菩薩説。唐· 三藏法師玄奘譯。

辯相品第一 辯障品第二 辯真實品第三 辯修對治品第四 辯修分位品第五 辯得果品第六 辯無上乘品第七

註釋一種

①【辯中邊論頌釋】

民國二十六年,太虚大師講於重慶佛學社。見太虚大師全書第十五册。

全文一百十七頌,分三:第一頌,安立論體分,總包括七品名稱;故此一頌,乃七品之總目,亦是安立本論之大綱。最後一頌,是結顯論名分。中間一百十五頌,均爲分别論義分。七品中:前六、是通辨中邊義;第七品、是别明無上乘。通辨中、分三:前三品,辨境;次二品,辨行;第六品,辨果。學者宜熟讀頌文,參閲世親菩薩之釋論,及窺基法師述記,以研習之。

三六、 辯中邊論

三卷,二萬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四六四—四七七)。世親菩薩造論,釋前偈頌。唐· 三藏法師玄奘譯。

註釋一種

①【 辯中邊論述記】

三卷,五萬餘字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一—四五),卍續藏第七十五册(一六—五九)。唐· 窺基法師撰。

佛滅度後九百年間,無著菩薩降生於世,往慈氏所,請説大論,因緣如别説。慈氏爲説此論本頌,名辯中邊頌。無著既受得已,便付世親,使爲廣釋;故此長行,世親所造,名辯中邊論。辯者,顯了分别異名。中者,正善離邊之目。邊者,邪惡有失之號。即是明顯正邪論也。

若爾,何故不名邪正,乃號中邊?今言中邊,顯處中道,離二邊執;契當正理,故標此名。簡偏説有,偏説空教。彼雖正善,而非是中;故言中邊,不云邪正。

言中邊者,所明理名。復言辯者,能顯教稱。謂此論教,明正邪理,具辯中邊。

七品中:初二品是境,次三品是行,後二品是果。彌勒本有一百一十二頌,初一總攝,後一結釋,中爲正宗。

異譯一種

⑴【中邊分别論】

二卷,二萬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四五一—四六三)。天親菩薩造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異譯註釋一種

①【中邊分别論疏】

僅存第三卷。卍續藏第七十五册(一—一五)。新羅沙門元曉撰。

解釋對治品第四至得果品第六。——中邊論竟。

三七、 唯識論

一名破色心論。或作“楞伽經唯識論”。

一卷,八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六三—六九)。天親菩薩造。元魏· 瞿曇般若流支譯(知津作菩提流支譯,誤)。

㈠ 立義,㈡ 引證,㈢ 譬喻。及釋種種外難,成立唯識義。

異譯二種

⑴【大乘唯識論】

一卷,三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○—七四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⑵【唯識二十論】

一卷,三六二三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四—七七)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注釋一種

①【 唯識二十論述記】

二卷,四萬多字。大藏第四十三册(九七八—一○○九),卍續藏第八十三册(一三九—一七三)。唐· 窺基法師撰。

題敘本宗有二十頌,爲簡三十,因以名焉。前二譯,義多缺謬,乃於龍朔元年重譯。基受旨執筆。

三八、 成唯識寶生論(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)

五卷,二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七—九六)。護法菩薩造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順釋二十唯識論耳。

三九、 大乘五藴論

一卷,三千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四八—八五○)。世親菩薩造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明五藴攝九十四法,及十二處、十八界總攝百法,對治三種我執,謂:一性我執,受者我執,作者我執。如其次第,以藴、處、界治之。

註釋一種

①【大乘五藴論講録】

一九二四年,太虚大師講於武昌佛學院。太虚大師全書第十六册。

四○、 大乘廣五藴論

一卷,六千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五○—八五五)。安慧菩薩造。唐· 中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。

註釋一種

①【大乘廣五藴論註】

一册。武進蔣維喬註。一九三二年,上海佛學書局版。

廣者、言其較五藴論爲廣也。世親菩薩所造五藴論,爲本論;此爲釋論。

四一、 大乘百法明門論

一卷,五三二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五五)。天親菩薩造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瑜伽論本事分中略出名數。

註釋六種

①【 大乘百法明門論解】

二卷,八千多字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四六—五二),卍續藏第七十六册。(四一八—四二五)。唐· 窺基法師解,明· 沙門普泰增修。

②【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】

二卷,一萬多字。大藏同上(五二—六○),卍續藏第七十六册(四○八—四一六)。唐· 沙門大乘光撰。

③【 百法明門論論義】

一卷,五千餘字。卍續藏第七十六册(四二六—四二九)。明· 憨山沙門德清述。

出性相通説卷上。

④【百法明門論纂】

一卷。卍續同上(四三○—四四六)。明· 匡山沙門廣益纂釋。

⑤【百法明門論贅言】

一卷。卍續同上(四四六—四五九)。明· 沙門明昱,解窺基法師註。

⑥【百法明門論直解】

一卷。卍續同上(四五九—四六三)。明· 蕅益沙門智旭解。相宗八要之一。

——百法明門論註釋竟。

四二、 觀所緣緣論

一卷,八九九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八)。陳那菩薩造。唐· 三藏法師玄奘譯。

立量破斥外所緣緣非有。次明内所緣緣不無。

異譯一種

⑴【無相思塵論】

一卷,一一六九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二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觀所緣緣論釋論一種

①【 觀所緣緣論釋】

一卷,四千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九—八九一)。護法菩薩造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本論註釋二種

②【觀所緣緣論會釋】

一卷,四千多字。卍續藏第八十三册(一七四—一七七)。明· 沙門明昱會釋。

③【 觀所緣緣論直解】

一卷,四千多字。卍續同上(一七八—一八一)。明· 蕅益道人智旭解。

以上二種,釋奘公所譯觀所緣緣論。

釋論註釋二種

④【觀所緣緣論釋記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三册(一八一—一九九)。明· 沙門明昱録記。

⑤【觀所緣緣論釋直解】

一卷。卍續同上(二○○—二一○)。明· 蕅益沙門智旭解。

以上二種,解釋義浄三藏所譯之觀所緣緣論釋。——觀所緣緣論註釋竟。

四三、 三無性論

二卷,一萬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六七—八七八)。陳· 真諦三藏,於廣州制旨寺譯。

爲顯法空故,説諸法無自性品,謂依三性説三無性。

四四、 顯識論

一卷,五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七八—八八二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明三界但有二種識:㈠ 者、顯識,即是本識;㈡ 者、分别識,即是意識。顯識起分别,分别起熏習,熏習起顯識,故生死流轉。

又云:一切執著分别性熏習,增長阿黎耶識;二、 觀習真實性熏習,能除執著,損壞阿黎耶識。——此内以第七名陀那識,執黎耶識爲我故。

四五、 轉識論

一卷,近三千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六一—六三)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明識轉有二種:㈠ 轉爲衆生,㈡ 轉爲法。此二實無,但是識轉,作二相貌。次明能緣有三種:㈠ 果報識,即阿黎耶;㈡ 執識,即阿陀那;㈢ 塵識,即六識。及明相應心所等。

四六、 掌中論

一卷,一千多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四)。陳那菩薩造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論三界但有假名,實無外境。“如繩作蛇想,見繩知境無,若了彼分時,知如蛇解謬。”

四七、 解捲論

一卷,近千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三)。陳那菩薩造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大同掌中論,似同本異譯。

四八、 大乘成業論

一卷,七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八一—七八六)。世親菩薩造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明身語意三業及有表無表業,是非假實,唯依思立,及由異熟識受熏持種而得成就。

異譯一種

⑴【業成就論】

一卷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七七—七八○)。天親菩薩造。元魏· 興和三年(五四一)七月二十五日,烏萇國沙門毘目智仙,共瞿曇流支,釋曇林等,在鄴城内金華寺譯。計四千八百七十二字。

二譯試選一偈對照讀之:

唐譯

    業雖經百刼     而終無失壞

    遇衆緣合時     要當酬彼果

魏譯

    雖復經百刼     而業常不失

    得因緣和合     爾時果報熟

有部律

    假使百千刼     所作業不亡

    因緣會遇時     果報還自受

四九、 六門教授習定論

一卷,三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七七四—七七七)。無著菩薩造。世親菩薩釋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明修定者,須師資圓滿,所緣圓滿,作意圓滿;依有尋有伺等三定,能獲世福,及出世果。

五○、 取因假設論

一卷,三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一册(八八五—八八七)。陳那菩薩造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論佛化衆生,但依假施設事,而宣法要。

——唯識支流諸論竟。次閲因明:

印順論師云:因明,胚胎於辯論術,其始不得其詳。昔奥義書時代,學者競留意於窮理達本之學,論風漸熾。擊鼓以求是非;其優勝者,國王且從而優理之。聖德格耶奥義書,有辯論法之名;以究理著名之勝論及尼夜耶(正理)派,並興起於此時。以辯論法爲學而研探之,謂其始於此時,亦無不可也。

初於斯學深研者,屬諸外學之尼夜耶派,傳説創始者名足目云。迦膩色迦王侍醫遮羅迦,其著述,旁及論法之典則;馬鳴大莊嚴論,有五分作法之名;尼夜耶派之於此時,已頗有進展,或已影響佛教矣!彼派之正理經,立量等十六句義,約成形於佛元六七世紀(公元第二、第三世紀)頃。龍樹作“ 諍論”,精研經,力斥其義,然亦病其執有自性,非世諦假名無是非邪正之謂也。

有“方便心論”者,傳龍樹作。開論法爲八,析過類爲二十,以譬喻爲首,雖開合有異,次第順正理經見邊以下諸句。蓋佛教之論法,初固有取於正理派,略事剪裁,以備顯正破邪之用。方便心論所謂“如爲修治菴摩羅果,而外廣植荆棘之林。今我造論,亦復如是,欲護正法。”是也(以上録“印度之佛教”中“因明之大成”初段)。

五一、 如實論反質難品

一卷,三品,近萬字。大藏第三十二册(二八—三五)。天親菩薩造。陳· 真諦三藏譯。

反質難品中: 無道理難品第一 道理難品第二 墮負處品第三 明墮負處有二十二種。

印順論師云:真諦譯如實論反質難品,舊傳世親作,陳那力辨其非。此佛家因明之古説也。

笈多朝,文化復興,百家競進,非雅善論術,幾無以自存。佛弟子乃深研論法,卓然成家,名之曰因明;於此特多功績者,則瑜伽學者也。

量者,正確之知識也。正知因四事得:現見所得者曰現量,依現見而推比得者曰比量,引譬類而例證得者曰譬喻量,依聖典聖説而得者曰聖教量。以此四而得正知。正知(量)之所依,即是因也。方便心論以知四量爲“知因”,以此。

然印度論法,初意本在悟他,即研求論議之軌式,俾得依之以判是非,曉未悟。

迨無著傳瑜伽論,始創因明之名,釋爲“於觀察義中諸所有事。”(顯揚即作論議,集論作論軌—原注),則猶辯論法也。論以自性、差别二者爲所成立,以立宗、明因、引喻、同類、異類、現量、比量、至教量八者爲能成立。世親於此學,傳有論軌、論式、論心之作,惜乎無傳。窺基以論軌“説能立有三:一宗、二因、三喻。”則化五支之繁冗爲三支論法,世親實啓其緒。

南印有陳那(大域龍)者,親及世親之門,於因明特深研尋。其著述之有關因明者,凡八論,以因明正理門論、集量論爲著。門論明“立破真實”,詳正確之論式;量論則“釋成量義”,詳正確之知識。一重悟他,一重自悟,二論相資發明,未可輕重其間也。

陳那於論式,以立敵共諍之宗支爲所成立,以共許之因喻爲能立。因具三相,固“已善成宗法”,惟因支特詳“遍是宗法性”,故於“同品定有性”“異品遍無性”之二相,擧同喻、異喻,自正反兩方證成之;喻即因之一分,因明乃名符其實。此與古學之以譬喻爲首,迥乎異矣!

於量論,不取聲量(聖教量),不僅所量唯自相共相之二,亦以各守宗承爲是,難於見事理之臧否也!其於立破現比,辨析精嚴,可謂斯學之泰斗矣。

其弟子有天主(商羯羅主),著因明入正理論。

——以上節録“印度之佛教”中“因明之大成”。

五二、 因明正理門論

一卷,六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二册(一—五)。大域龍菩薩造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爲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,故造斯論。

異譯一種

⑴【因明正理門論】

一卷,六千餘字。大藏第三十二册(六—一○)。唐· 義浄三藏譯。

註疏一種

①【理門論述記】

一卷,近二萬字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七七—九一)。唐· 沙門神泰撰。

言因明者,五明論中論,即是諸因明論之通名。正理者,即集量等五十餘教名也。此論爲彼門故,名正理門。天主所造入正理者:此論名正理,彼能入此,名入正理。略無門字。其猶昇階趣門。今以此論爲門,通生正智,悟至正理,故名正理門。言正理者:陳那菩薩所造集量等,辨諸法正理;此論與彼論爲趣入方便門也。

五三、 因明入正理論

一卷,二一五五字。大藏第三十二册(一一—一二)。商羯羅主菩薩造。唐· 玄奘三藏譯。

明真能立、真能破、真現量,真比量,及似能立等,共八門,以辯悟他、自悟二益。

註疏十二種

①【 因明入正理論疏】

三卷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九一—一四二)。卍續藏作六卷(三各分二),第八十六册(三四七—四○三)。唐· 窺基法師撰。

四門分别:敘所因,釋題目,彰妨難,釋本文。

②【 因明入正理論義斷(因明義斷)】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一四三—一五八),卍續藏第八十六册(四○四—四一九)。唐· 沙門慧沼述。

③【 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】

一卷。大藏第四十四册(一五八—一七四),卍續藏第八十六册(四二○—四三五)。唐· 沙門慧沼集。

④【因明入正理論續疏】

僅存下卷。卍續藏第八十六册(四三六—四四七)。唐· 沙門慧沼續。

⑤【 因明入正理論疏】

僅存卷一。卍續同上(三三一—三四四)。唐· 大莊嚴寺沙門文軌撰。

文有三分:總標綱要分,依標别解分,結略示廣分。如其次第,即:初頌,次長行,後頌也。

⑥【 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】

三卷。卍續藏第八十六册(四四八—四九一)。唐· 沙門智周撰。釋窺基法師疏。

⑦【 因明入正理論疏後記】

三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一—二八)。唐· 沙門智周撰。亦釋窺基法師疏。下卷末佚失。

⑧【 因明入正理論略記(内題因明疏抄)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二九—四二)。唐· 沙門智周撰。亦釋窺基法師疏。

⑨【 因明入正理論解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四四—五二)。明· 檇李沙門真界集解。

⑩【 因明入正理論集解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五三—六七)。明· 王肯堂集解。

11【因明入正理論直疏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六八—七六)。明· 西蜀沙門明昱疏。

12【 因明入正理論直解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七七—八五)。明· 蕅益沙門智旭述。—因明諸疏竟。

五四、 真唯識量

唐· 三藏法師玄奘立。

註釋二種

①【 三支比量義鈔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八六—九二)。宋· 永明沙門延壽造。明· 西蜀沙門明昱鈔。

②【 真唯識量略解】

一卷。卍續藏第八十七册(九三—九七)。宋· 永明壽禪師宗鏡録中節出。明· 蕅益沙門智旭解。——真唯識量註疏竟。

印順論師云:佛教自因明大盛,學風爲之一變;造論、講學,無不奉以爲規矩。後期佛教論理之多細密,實受其賜。昔之視論法爲外學者,今則“佛法當於因明處求”。抉擇事理,起信、生解,在在有賴於因明,因明乃成入佛之要學也。

後期之性空論者,凊辨、月稱輩,且以之而立説有異。唯識者,以不立教量,唯理爲宗,故陳那以後,流出“隨理行”之唯識。因明本於論法,雖量論重自悟,然爲之者多用以申自摧他。知以因喻證成己之所立,求得敵者之信解;於創發新知,即依已知以推所未知,則其用殊尠。今之西藏,抵掌雄談,猶有五印之風;而陳陳相因,於文化亦未見所益。

即就論法言:勝軍二十年立一量,玄奘以爲有過;清辨立“真性有爲空”量,唐人競出過難,而十異八九;玄奘立真唯識量,或爲之出決定相違;立量之不易又如是。重論式而論式不易,宜斯學之晦也!

——以上録“因明之大成”之最後一段。